6月8日晚,明德講壇第51期在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劉熾平報告廳舉行。本次明德講壇邀請了華中科技大學華中智庫副院長、國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長、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教授、博士生導師杜志章主講,他以《黨史學習教育—中國共産黨百年理論創新曆程》為主題,向同學們介紹了中國共産黨在這一百年發展中理論創新的曆程。通識課教育部何捷一教授、盧厚家教授、李運祥教授出席,近五百餘名師生參加了此次的講座。李運祥教授作為講座主持人對杜志章教授進行了介紹并代表聽衆對杜教授來學校進行講座表示了熱烈的歡迎。

主講人杜志章教授
“中國為什麼選擇馬克思主義?中國為什麼選擇共産黨?中國為什麼選擇社會主義?中國為什麼選擇改革開放?”杜教授以四個連續的問題開場,引導同學們對黨的曆史進行深入地思考和探尋。
他将中國共産黨百年理論創新曆程從五個方面來一一講述。第一個方面為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及中國共産黨早期理論探索。杜教授講道,“自強與救亡已然成為時代的課題,而一戰充分暴露了歐洲的陰暗與殘暴,并且中國多年的‘師夷長技’收效甚微,此時的十月革命勝利讓中國看到了希望。”“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甯主義。

圖為講座現場
第二個方面為毛澤東思想的形成、成熟及民主革命的勝利。杜老師解析了毛澤東思想的内涵:毛澤東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發展成為“以鄉村為中心以農民為主體的工農武裝割據”,産生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接着,他又引入習近平總書記所講過的一句話—“小康不小康,關鍵靠老鄉”,将習近平與毛澤東兩位跨越時代、跨越曆史的黨的領導人的重要思想緊密聯系了起來。
第三個方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造與社會主義建設初步探索。杜教授從建制、建設、建交三個方面講述了我黨為建設社會主義而奮鬥的曆程。
第四方面改革開放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形成和發展的講解。分别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和初級階段的探索兩個時間段進行闡述。随後,杜教授向我們展示1978-2020年中國GDP的發展趨勢圖,表明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
第五個方面,講述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民族複興。杜老師說道:“現在正處于新時期新時代,而“8個明确和14個堅持”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他較為詳細地向聽衆講述了何為新時代,并通過列舉三大攻堅仗引出中國現在以及未來的目标為實現共同富裕。

李運祥教授做總結發言
本次長達兩個多小時的講座直至最後依舊座無虛席,杜教授理論聯系實際的生動講解,為我校師生帶來了黨的百年峥嵘歲月的真情回顧,從星星之火、艱難困苦到日趨壯大,燎原之勢。革命和建設發展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在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 強起來的新時代 都是通過堅韌不拔、努力奮鬥而取得的。黨和國家的事業如此,當代青年人的人生亦如此。

與主講嘉賓合影
李運祥教授借此次大會,總結了當前武院學子在黨史方面的學習狀況,并指出要加大學習力度,作為學生,未來的棟梁之才,更要認真學習黨史,真切領會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李教授的講話迎來了大家熱烈的掌聲。大會在同學們再一次感謝杜教授精彩講座的掌聲中圓滿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