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下午,第57期明德講壇在大思政實踐基地報告廳如期舉行,中南财經政法大學戴濤教授應邀來校開講。本次活動由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院長何捷一教授主持,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副院長王利軍教授、李運祥教授、夏勁教授出席了本次講座。

戴濤,法學博士,中南财經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教授,主要研究訴訟法學和法治建設方向,擔任國浩律師事務所訴訟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湛江國際仲裁院仲裁員、武漢市江漢區人大常委會咨詢專家庫專家、武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法律服務機構負責人,實戰經驗頗豐。同時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台(CCTV12)《法律講堂》欄目主講人,多年來主講《辛普森殺妻案》《李小龍死因調查案》等系列法律講座節目100餘期次,收視率在央視同類節目中名列前茅,獲中央電視台“最具傳播力獎”。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出版學術專著兩部,出版CCTV《法律講堂》光碟合輯和《國際大案》圖書各一部。
戴教授以《包公案中的法文化》為題深入剖析了包公案中深藏的古代判案智慧。講座中,戴教授以“狸貓換太子”案為切入點,生動再現了北宋年間的一段宮廷秘史。真宗皇帝趙恒的兩位妃子——劉妃與李妃,因皇後之位争奪而引發的冤案,在包拯的智慧下得以昭雪。包拯通過細緻入微的觀察和邏輯推理,揭穿狸貓的詭計,平複了這起冤假錯案,展現了古代審案中的智慧與公正。戴教授還由此向大家介紹古代辦案的刑訊制度,詳細講解了古代刑訊的工具、部位、執行,及其背後的責任與倫理考量。同時,戴濤教授是一位實戰經驗頗豐的法律工作從業者,他還結合了親身經曆的非法取證案例,指出我國部分地區仍存在的“騙、引”等非法取證手段。其中男女兩同學因發生性關系而引起糾紛,雖事情順利解決,但其對個人生活和心理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響,呼籲加強青少年的普法教育,讓法治精神融入日常,避免因無知而誤入歧途。

講座尾聲,戴教授引入了《灰闌記》包公審海棠案,展示了古代審案中的正、谲之術。包公利用母親對孩子的天然疼愛之情,巧妙運用灰闌撞子之法,使得案情水落石出,真兇伏法,海棠得以平反,母子終得團圓,展現了古代審案的智慧與人性關懷,這也是法文化建設中不可或缺的溫度與智慧。

最後戴濤教授和三位法學院的同學進行了學術上的深入交流,同學們積極提出問題、發表見解,戴教授也一一耐心作答。戴濤教授還将自己所寫的書籍《世界奇案》送給三位同學,希望他們能将法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後三位同學與戴教授合影留念。

李運祥教授在總結講話中表示,要貫徹全面依法治國,加強法治建設,學習包公精神。以法律為界限,犯法的事情不要做,新時代青年應弘揚法治精神,維護法律的公平正義,讓法治文化貫徹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