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下午,第58期明德講壇在我校劉熾平報告廳如期舉行,湖北工業大學國學教育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陳啟祥教授應邀開講,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院長何捷一教授主持。

陳啟祥教授以一張張實地探訪的照片為序,帶領在場觀衆穿越時空,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兩彈一星”的發展曆程,步履間盡顯“兩彈一星”精神的厚重。他說,“兩彈一星”的發展可追溯至新中國成立初期,面對國際壓力,國家啟動自主研發,包含鄧稼先、錢學森等在内的大批歸國科學家成為核心力量。他們響應号召,以國為家,奏響了一曲科學報國的華章。

陳啟祥教授播放了一首耳熟能詳的歌曲《在那遙遠的地方》後,饒有趣味地引出金銀灘上關于“兩彈一星”的故事。1963年,鄧稼先和王淦昌等科學家抵達“221”基地,面對極端艱苦的環境,他們展現出超凡的毅力和決心。李覺将軍及其他将士們主動讓出住所,盡可能将好的生活住所留給科學家們,展現出深厚志情誼。至今,參觀“221”基地的宿舍,依然能夠看到“幹驚天動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把智慧和力量奉獻給祖國”等标語,這些标語如同一面面鮮紅的旗幟,彰顯着科學家們不畏艱險、獻身祖國的偉大精神。他們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書寫了中國國防科技史上的輝煌篇章。
講座尾聲,陳啟祥教授分享了酒泉衛星發射基地和中國國防科技的後續成就。他強調,從1970年起,中國在核技術、運載火箭等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這一切成就都離不開“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于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的支撐和引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