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22日,為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重溫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百年奮鬥曆史,培養造就一支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的一流思政課教師隊伍,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組織全體教師、課程思政團隊、直屬黨支部成員,赴湖南長沙、韶山兩地開展為期三天的暑期實踐研修,傳承紅色基因,赓續紅色血脈,從黨的光輝曆史中汲取砥砺奮進的精神力量。

學史明理憶峥嵘,以史為鑒照古今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韶山是一片有着光榮革命曆史的紅色熱土,毛澤東同志誕生于此,在這裡生活了17年,而後胸懷救國救民大志,外出求學。1912年春,毛澤東回到這裡教育親人投身革命,同時積極領導農民運動,建立中共韶山支部。在戰争年代,毛主席為了革命,為了人民,前後犧牲了6位至親,在争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艱苦過程中前赴後繼、抛灑熱血。但毛主席舍小家為大家,始終沒放棄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的信念,充分印證了共産黨人為人民謀幸福的不懈追求。“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産黨之所以“能”,就在于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最高位置,我們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是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實代表,并一以貫之地為人民謀幸福,始終秉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學史增信守初心,堅定理想固根基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裡。”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是中國革命的“紅色搖籃”,走出了毛澤東、蔡和森、何叔衡、任弼時等一大批革命先輩。1913年至1922年,毛澤東在此求學執教,并從事早期革命活動,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通過了解毛主席在湖南第一師範學院的求學經曆,我們深刻地認識到:中國共産黨的曆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通過實地黨史學習教育,增強我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始終堅定共産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學好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同時,以學習黨史為重點,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在學習領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實際工作中踐行初心使命。


學史崇德仰先輩,道德升華續榮光
“宜将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在參觀劉少奇同志紀念館的過程中,我們系統地了解到劉少奇投身革命,領導工人運動、堅持白區鬥争、創建華北華中抗日根據地、參與創立新中國政治經濟制度、黨的建設等方面的光輝思想和豐功偉績,反映了劉少奇光輝而偉大的一生。劉少奇同志在《論共産黨員的修養》中強調,“提高我們的革命品質和工作能力,每個黨員都必須從各方面加強自己的鍛煉和修養”。毛主席指出:“共産黨員要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黨史是加強黨性修養和道德修養的生動教科書,通過學習革命先輩們的優秀事迹,并以此為模範,弘揚優良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在工作中毫不放松,始終保持昂揚的奮鬥姿态,在生活争當表率,嚴格要求,自覺加強黨性修養,錘煉高尚品格。


學史力行辦實事,勇擔使命開新局
“世上無難事,隻要肯攀登。”作為一名黨員,作為一名思政教師,要做到心中有責,身體力行,勇擔使命,開創新局。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堅定理想信念,堅持正确的政治立場不動搖,保持腳踏實地、兢兢業業的品格修養,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做到始終如一、一以貫之。同時,提升自身理論水平,改進教學方式,通過此次暑期實踐研修,增加思政課教學的鮮活素材,傳承紅色基因,講好中國共産黨的故事,并加強思政課的教學改革,提升教學質量與效果,推進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總之,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不忘來時的路,才能走向更光輝的未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用黨的奮鬥史鼓舞鬥志,承繼老一輩革命者的豪情壯志,弘揚艱苦樸素的奮鬥精神,锲而不舍、久久為功,在實踐中砥砺前行,開辟新局。